營養師教你看懂SOD產品標示:不踩雷的購買指南
營養師教你看懂SOD產品標示:不踩雷的購買指南
SOD(超氧化物歧化酶)被譽為「人體內的抗氧化大將」,
越來越多保健品標榜添加SOD,但你真的會看產品標示嗎?
市面上標示五花八門,「幾萬單位」、「活性SOD」、「植物酵素」看得人眼花撩亂,
其實許多看似專業的標語背後,藏著不少誤導陷阱。
本篇由專業營養師觀點,教你看懂SOD產品標示的六大重點,
並以表格形式一一解析,幫助你挑對有效又安心的產品。
一、SOD含量單位怎麼看?
很多產品會標「5萬單位」、「10萬單位」,但單位不明其實是最大陷阱。
標示方式 | 說明 | 可信度 |
---|---|---|
活性單位(U) | 唯一可衡量SOD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標準單位 | ★★★★★ |
毫克(mg) | 僅表示SOD粉末重量,與活性無關 | ★★ |
幾萬單位 | 未明確說明U或mg者,常為行銷數字 | ★ |
二、來源標示與技術支援
SOD不耐胃酸與高溫,因此「來源」與「穩定技術」決定吸收率。
來源 | 特性 | 搭配技術 | 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
甜瓜萃取 | 富含天然SOD但穩定性差 | 須搭配腸溶或包埋技術 | ✅ 若有穩定技術則可選 |
酵母培養 | 穩定性高、可承受製程 | 常見微膠囊、酵母包埋 | ✅ 安全性佳,吸收率高 |
動物性來源 | 吸收率低,易引過敏 | 無穩定技術輔助者不建議 | ❌ 不建議 |
三、是否標示穩定型或吸收技術?
沒有吸收技術,即使含量再高也白搭。
- ✅ 「腸溶型」、「微膠囊型」、「酵母包埋」=有吸收技術
- ❌ 「純粉」、「天然SOD」、「高單位無標示技術」=吸收率堪憂
四、是否搭配幫助吸收的營養素?
單一補充SOD效果有限,搭配營養素能加強抗氧化效果。
搭配成分 | 作用 | 是否加分 |
---|---|---|
芝麻素 | 延長SOD活性時間、保護肝功能 | ✅ 加分 |
維生素C | 水溶性抗氧代表,幫助免疫與吸收 | ✅ 加分 |
鋅、硒 | SOD活性的輔酶元素 | ✅ 加分 |
人工香料、色素 | 僅為美觀與口感,無營養價值 | ❌ 扣分 |
五、標示資訊是否完整透明?
一個好的SOD產品應具備以下標示資訊:
- ✅ SOD活性含量(U值)
- ✅ 來源說明(甜瓜?酵母?)
- ✅ 穩定技術(腸溶、包埋、膠囊)
- ✅ 搭配營養素一覽
- ✅ 食用建議與適用族群
六、成分表怎麼看才專業?
教你三步驟檢視產品背標:
- 第一眼看有沒有標「U」單位,有的才可信
- 第二眼看來源與技術,有包埋才值得買
- 第三眼掃描配方,有芝麻素、維C、鋅就是加分組
常見標示陷阱與破解法
常見用語 | 真相解析 | 專業建議 |
---|---|---|
「5萬單位SOD」 | 多為毫克或模糊計量,非U值 | ❌ 必須查明是否為活性單位U |
「天然SOD原料」 | 若無技術支援,體內難吸收 | ❌ 須搭配穩定型技術 |
「醫師推薦」、「同步日本」 | 純屬行銷字眼,無法代表成分好壞 | ✅ 不看廣告,看成分 |
「SOD酵素粉」 | 多為植物酵素混合,不等於SOD活酶 | ❌ 查看是否真為活性SOD |
結語:標示會說話,懂看才買得安心
補充SOD不難,難的是挑對真正「有效」的產品。
不看懂標示,只會讓你踩雷花冤枉錢,甚至補不到關鍵抗氧力。
從今天起,學會看懂產品背後的真相,讓保健不再靠運氣,而是靠判斷!
記住:三看原則:
➤ 看U值才是真活性
➤ 看技術才知吸不吸收
➤ 看搭配才知有沒有用
學會這一篇,下一次逛藥局、購物車下單時,你就是最懂SOD的那個人!
© 版權聲明
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允許請勿轉載。